距今兩千多年的東漢末年,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佛教寺院隨之在我國蓬勃興起,寺塔遍及各地,供奉佛像不計其數。然中國歷史上刀兵不絕,戰事連年,木構建築難逃戰火摧殘,也難抵禦自然災害、蟲蟻侵蝕,千百年過去,莊嚴雄偉的古寺名剎在漫長的歲月中所餘無幾,精美的造像也已大多損毀或流失。
位於中國腹地的山西省是一個幸運的例外。該省境內山嶽綿亙,地勢險峻,道路崎嶇,天然的屏障阻隔了交通,也在無數次戰亂中免遭禍殃;加之當地氣候乾燥少雨,對木構建築的存留和木雕泥塑的維護十分有利。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使山西成為全國保留古代佛寺和彩塑佛像最多的省份。更重要的是,那些多姿多彩的彩塑造像都保存得十分完整,其數量之多,製作之精,涉及朝代之廣皆為全國之冠;而且各代彩塑形成系列,與早期的石窟彩塑前後銜接,完整地呈現出我國彩塑藝術的發展體系,在中國藝術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山西佛教彩塑是無數無名的古代雕塑家、畫家、匠人、僧人的傑出創造,無論諸佛、菩薩、羅漢、金剛力士、護法諸天,都表現出各自不同的形相神態,透過精湛的攝影技術,生動地呈現於觀眾面前。中國的造像重意,重從外表體現內心情感,取材、寓意皆情景交融,營造出了中國佛教藝術特有的超凡境界。
是次展出的山西佛教彩塑攝影圖片,是志蓮淨苑三十年前為了發揚祖國佛教雕塑藝術文化遺產,就山西全省眾多古建寺院選定十五座之彩塑造型較優秀的進行精細的拍攝,曾於1991年間在香港九龍新界作巡迴展覽,並同時應邀在中國北京、台北、新加坡、馬來西亞檳城、以至英國倫敦、加拿大溫哥華、美國夏威夷、澳洲布里斯本舉辦展覽。國內外觀眾由此認識了卓越的中國佛教藝術。今天,這些舊作在南蓮園池香海軒重展,相信新舊觀眾都會從古人的智慧遺產中,感受到山西佛教彩塑雕像豐富的宗教藝術內涵和強勁的生命力,嘆為觀止!
圖一:釘製木架
圖二:纏繞草繩
圖三:上粗泥
圖四:待其乾燥
圖五:敷細泥
圖六:塑出人物的具體形象
圖七:加棉花泥
圖八:裱紙
圖九:塗上膠質混合了堊白的地色
圖十:瀝粉
圖十一:貼金
圖十二:著色
顏色,在中國古典藝術中,不但是一種視覺美術,更是神采靈氣之所在。《說文解字》:「色,顏气也。」段注:「顏者,兩眉之閒也,心達於气,气達於眉閒'是之謂色。」色的精神,亦成爲中國彩塑精彩之處。
公元前廿一世紀,彩塑已在中國發展,礦物顏料已被採用。中國佛敎藝術自東漢始到唐代興盛,繪畫和雕塑成就輝煌,顏料的色澤和運用技術豐富而且精細。古代顏料主要從礦物和植物中取得(亦有動物顏料,如蛉粉便是),中國一般稱植物顏料爲「草色」,礦物顏料爲「石色」。礦物顏料硏細後取用,有很强的覆蓋力和隔絕性,而且乾固後,即成一層薄的防護面,防止濕氣和日曬的侵蝕,令色澤得以保持外,亦能保護塑像;部分礦物顏料更有毒,防止蟲蛀。
山西,保存著北魏以來的珍貴彩塑,歷千百載自然界的變動和侵蝕,原貌仍存,顏料的品質實是重要因素之一。古代常用顏料,分列如下:
朱砂:又名丹砂,屬於輝閃礦類,生在石灰岩中,色緋紅,呈塊、柱、板、箭頭等形,以箭頭狀的爲優,乃提煉水銀的主要礦物。據《本草綱目》 載:「丹乃石名,其字從井中一點,象丹在井中之形……後人以丹爲朱色之名,故呼朱砂。」
辰砂:朱砂的一種。中國以辰州(古府名,在今湖南省)所產的朱砂最著名,是爲辰砂。朱砂的產地,除湖南辰州之外,貴州、四川、雲南等地均有。
銀朱:又名紫粉霜或猩紅'是中國古代發明最早的化學顏料之一,以水銀和石亭脂製煉而成,主要原產地爲福建漳州。據《本草綱目》載:「昔人謂水銀出於丹砂,鎔化還復爲朱者,即此也,名亦由此。」
朱標:將朱砂硏細,注入淸膠水,攪匂後即沈澱,其最上層者爲朱標。
赭石:又名土朱,分火成或水成。敷彩用的,出自赤鐵礦,原產於山西雁門(古稱代郡)一帶, 故又稱代赭石。因其成分及色澤有不同而分爲代赭石、濃黃土及棕土三種。代赭石色黃,無毒。濃黃土呈黃棕色,以火燒至乾濃後,現棕色或深紅色。 棕土則呈深棕色,以火燒乾後成溫紅色。以手試之有滑膩感爲尙品。《芥子園畫傳》:「赭石揀其質堅而色麗者爲妙。」
石黃:又名黃金石,多產於湖南,與雄黃、雌黃同礦,根據顏色之深淺而分,石黃是正黃色。外層疏鬆,色暗而臭,多棄之不用,只取用裏面一、二層。
雄黃:含於黃金石礦中,生於山之陽,或被石黃包裹,或是成塊不被包裹,色橙黃。又有泛光澤而色較深者稱雄精。中國早在晉朝已發現有雄黃,湖南省有中國最大的雄黃礦。據《本草綱目》載:「雄黃入點化黃金用,故名黃金石。」又云:「雄黃生山之陽,是丹之雄,所以名雄黃也。」
雌黃:與雄黃同含於黃金石礦中,呈片狀如雲母石,色金黃,產於山之陰。據《本草綱目》載: 「生山之陰,故曰雌黃……陽石氣未足者爲雌,已足者爲雄,相距五百年而結爲石。」雌黃易碎,故俗語云:「四兩雌黃,千層金片。」
漳丹:又名黃丹,產於福建漳州。把製作鉛粉剩下的鉛,加以火炒即成漳丹。《本草綱目》載:「今人以作鉛粉不盡者,用消石礬石炒成丹。」
石靑:見於銅礦的最外層,多與石綠並存。常用的石靑種類有五:空靑、扁靑、曾靑、白靑、沙靑。《芥舟學畫編》:「石靑有數種,但皮粗而成塊者,皆可入書。」又據《本草綱目》載:「繪畫家用之,其色靑翠不渝。」
沙靑:石靑的一種,呈沙粒狀,又分粗沙、細沙兩種。又名佛靑,蓋中國佛敎藝術常用沙靑,故名。原產於西康、西藏、新疆等地。出於中亞細亞的回紇者,稱回靑。上圖的沙靑出自西藏,又稱藏靑。
二靑:其質爲石靑,經淘、澄、飛、跌等方法硏漂後所得之其中一個色階。
三靑:由研漂石靑所得,比二靑淺一個色階。
洋綠:化學顏料,色能持久。以手試之,如捻細沙,用開水澈後,待沈澱而水無色。
石綠:又名綠靑、大綠,多存於銅礦的外層, 與石靑並存但較石靑常見。《本草綱目》載:「石綠,陰石也,生銅坑中,乃銅之祖氣也,銅得紫陽之氣而生綠,綠久則成石,謂之石綠,而銅生於中 與空靑、曾靑同一根源也,今人呼爲大綠。」《芥舟學畫編》:「石綠以沙少而色深翠者爲佳。」石綠,有表面粗糙塊狀的,通體一色,沒有深淺。有表面成爲一塊塊隆起而深淺不同的塊狀,有夾雜着黑綫紋的,有象孔雀翎樣翠綠色花紋的,有成為細碎顆粒的,有自然分解成爲小薄片的。表面通體一 色的,體輕易碎;黑綫紋的'體重難碎。產地以雲南最好,而武昌、韶州、廣東(見右圖)亦有。
沙綠:石綠之一種,呈沙粒狀,色較深暗,產於西藏。
二綠:其質爲石綠,經淘、澄、飛、跌等方法硏漂後所得之其中一個色階,爲正綠色;其餘尙有綠花、枝條綠、三綠(淺綠)及頭綠(粗綠)。
鉛粉:又名胡粉、官粉、鉛華。爲從鉛提煉的 化學成品,非天然礦產。以往把它製成銀錠形,故又名錠粉。
黑石脂:《中國畫顏色的硏究》載:黑石脂,又名石墨,主要成分是炭,入口黏舌,與煤不同。古代畫家把它硏細,用它畫鬚眉。
金:呈赤黃色之金屬,故亦稱黃金,主要混存於石英及沙中,其質柔輙。塑像和繪畫用的金,都是將之錘成金箔用的。黃金的顏色,被稱爲百色之光,與任何顏色都相協調。大赤是金的本色,另外有淡黃色的名田赤;而入銅即成紅金(見右圖),入銀則成靑金(見左圖)。
燕脂:又名燕支、臙脂、胭脂,是一種用紅藍花、茜草或紫草茸製成之紫紅色顏料。據《本草綱目》載:「燕脂起自紂,以紅藍花汁凝作之,調脂飾女面,產於燕地,故名燕脂。」又有說漢張騫使西域時,從「焉耆」國帶來了「焉支」。
藤黃:海藤樹的樹液。在其樹皮鑿孔,流出黃色膠液,用竹筒盛之,乾後即成藤黃。氣味酸,有毒,舔之舌麻,可溶於水。產於東南亞、暹羅、越南、緬甸一帶。
生梔子:是梔子樹的成熟果實,呈倒卵狀橢圓形,原作藥用。梔子含有黃色素,搗碎去皮煎水,兌膠使用,可以代替藤黃。
墨:據《本草綱目》載:「墨,烟煤所成,土之類也,故從黑土。」又分松烟墨、油烟墨及漆烟墨;由燃點松柴、桐油、漆等取烟爲原料,另加阿膠及各種香藥而成,其色黑,爲中國傳統繪畫的主色。
顏料需經過硏漂,方能備用。據《中國畫顏色的硏究》載,古代採用硏漂方法不一,但不外「淘、澄、飛、跌」四個步驟:
(一)、淘:把可以洗滌的顏料,像淘米一樣淘洗一次,然後再將之硏細成粉末。
(二)、澄:淘洗硏細之後,兌入膠水,然後待它澄淸。
(三)、飛:顏料經過澄淸後,淸輕的色料上浮,重濁的色料下沈。把浮於上面的部分飛撇到另一盆內。
(四)、跌:把剩餘下來的沈澱再加以硏細,再「跌」盪,使淸輕上浮的色料'不致被壓沈在下面。
色的配調,分大色、二色、暈色。二色及暈色皆稱小色。漢魏時期的色彩比較簡單。南北朝開始,色調多樣化,「暈」色從此出現,以後逐步發展成「疊暈」,以增加色調深淺層次的變化,並加强立體感。
大色:即原色。各種大色的配製方法基本不一。如:「石綠、洋綠」:先將顏料倒入盆內,徐徐注入開水,水涼後將水澄出,以石磨研細,兌入適當膠量便可使用。爲防止塗刷後顏色不均匂,有時需加入少許桐油進行稀釋。
「佛靑」:將顏料倒入盆內,徐徐加入膠液,用木棒攪成糊狀,再加入適量淸水調稀便可使用。
「銀朱」:調配方法與佛靑同,但所需膠量較大,有謂:「要想銀朱紅,必需使膠濃。」唯又不宜太濃,以防暴皮,日久脫落。
「石黃、雄黃」:調配方法與佛靑同,但需膠量較大。
「漳丹」:含鉛量較多,需用開水冲洗二、三次,水涼後將水澄出,加入適量膠液即可備用。
「錠粉」:先壓細,再過細蘿,倒入瓦盆內,加入膠液,用力攪撑,使結成團塊狀,再搓成細條,放入淸水浸泡。使用前需攪匂。
「紫色」:是由二、三種大色調兌而成。一般是將入好膠的銀朱,加入調配好的佛靑。
「香色」:亦用大色調配,將配兌好的石黃,加入少許銀朱和佛靑便可。
二色:是在各種原色的基礎上,加入不同數量的白粉調兌而成。比大色淺出一個色階。
暈色:是在原色的基礎上加粉,比原色淺出兩個色階,用以退暈,以 增加立體感和深淺相接之效果。
顏色調配不當,就會一蹋糊塗。爲了顏色的深淺分明,應先作試兌工 作,最後按樣板色度根據用量來調配。
選色、調色之後,即可進行著色的步驟。爲使顏料著色均勻、固定而 不致相混、有光澤、不剝落、不發霉 > 則需以膠、礬、漆作調用。 膠,用作混和顏色,並有附著力,防止顏料剝落。
礬,用來固定顏色,尤其需上幾種或幾層顏色時,需利用礬水。如想 在朱砂上加燕脂色者,不在朱砂上塗礬水,則加燕脂時,二色相混。上了 礬,即令朱砂固著不動,燕脂即可蓋染其上。
膠、礬需並用,因爲單用膠容易發霉 > 加礬後則不易生霉,而單用礬 水 > 往往令顏色有深淺不勻的現象,必需加膠調成勻淨的膠礬水,塗在底 色上,再上色就不會產生不勻的現象;且具有保護作用,令顏料於較潮濕 的環境中,不受濕氣侵透'保持鮮明之效。
漆,能使顏色的表面更光潤而有韌性。這些顏料溶劑更能經受溫度、 濕度的變化而不致引起龜裂。常用的膠、礬、漆如下:
阿膠:山東省陽穀縣北阿城鎭(即古東阿縣) 有一大井,其水甘冽,可以煮膠,世稱阿膠。其膠係以獸皮取之。據《夢溪筆談》載:「東阿亦濟水所經,取井水煮膠,謂之阿膠,用攪濁水則淸。」 另據《本草綱目》載:「膠有三種,淸而薄者畫家用,淸而厚者名覆盆膠,入藥用。濁而黑者,不入藥,但可膠物爾。」
桃膠:是用桃樹取液製成,淺黃透明的固體,外似松香,黏性很强,爲上等膠。
明礬:又名白礬,由礬石煎煉而成,無色,半透明,有玻璃光澤,質輙性脆。其水溶液帶澀味,主要產於安徽省廬江。
漆:是從漆樹割取的樹液。收集後,需曬乾水分才可以用。漆液初爲乳白而帶微赭,與空氣接觸而酵化成深琥珀色。優良的漆,漆膜透明,質地堅韌,黏性强,保光,耐水耐磨,擴腐性強,可加入我國傳統顏料而成各色彩漆。漆之特性歷久常新,一九七二年湖南長沙市馬王堆出土之漆鼎是西漢時作品,經歷二千多年,出土時還是很完整,光澤如新的一樣。漆更爲貼金的最好膠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