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發展到唐末五代,與道家和佛學經過幾百年的融合,也經歷了唐末五代亂世的洗禮,到了宋代,知識分子重新復興傳統聖賢之學,從釋道中吸取方法,為儒學注入了新的生命而成理學。私學教育早於孔子時已流行,系統化的私學教育正是書院,書院之名雖源於唐,但經過唐的習業山林風尚和吸收了寺學教育的規則後成了宋代的書院教育。北宋書院教育規模漸大且制度漸完備,理學家也以書院作為研究及發表思想的平台。南宋理學更興盛,朱熹、呂祖謙等都重視書院的發展,理學與書院成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
本課程主要講述宋代理學與書院教育的關係。書院教育為中國文化傳承擔當了重要工作,對理學與書院教育關係的認識有助於我們了解中國文化的承傳與發展。
導 師: 潘秀英
導師簡介:
潘秀英女士,新亞研究所歷史組博士,著有《中國書院發展與佛教的關係析論》,對中國書院的源流、發展、各項制度及對後世的影響皆有論述。
課程編號:162A
開課日期:2016年09月12日
堂 數:約15堂
導 師: 潘秀英
導師簡介:
潘秀英女士,新亞研究所歷史組博士,著有《中國書院發展與佛教的關係析論》,對中國書院的源流、發展、各項制度及對後世的影響皆有論述。
課程編號:162A
開課日期:2016年09月12日
堂 數:約15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