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論》導讀 (二)
      北傳五十卷本《雜阿含經》,為早期結集出的原始佛教經典,劉宋‧求那跋陀羅譯(約公元435-453年),全經包括共五十一相應,超過一千三百多篇經文,乃佛陀在世時對佛弟子所說的重要教理。全部經文皆為對苦、苦集、苦滅、苦滅道跡等四聖諦的闡釋,此中尤其重要者為陰相應、入處相應、因緣相應、諦相應、界相應、受相應及念處相應等菩提分法,都是教理與修行實踐的重要法門。 近代呂澂先生,在研究唐‧玄奘法師所譯之《瑜伽師地論》時,發覺瑜伽論攝事分中由卷85開始至卷98,整整十四卷,皆為詳釋這些經義的論文,可以與陰相應乃至四念處相應等經、論互相對讀,並從中發見佛陀及諸聖弟子已見諦跡,依自所證無顛倒分別諸法體相,透過這些論文的詳細解釋,可以對經文有更深入、更清楚地了解,從而將原始佛教的人生觀、宇宙觀,清楚明白地呈現出來。 2005至2006年度為本課程第二學年,將根據呂澂先生及近代學者的研究成果,編集出版的《雜阿含經論》對讀,從此可以對原始佛教的重要教義,透過《雜阿含經》及《瑜伽師地論》有更深刻的理解。

導     師 陳瓊璀

導師簡介
      陳瓊璀女士,七十年代開始進修佛學,八十年代開始參與策劃開辦佛學初階、印度佛教史、中國佛教史、中觀思想、唯識思想、如來藏思想、因明等佛學課程並任講師至今。


課程編號

開課日期2005年09月21日

堂     數約32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