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名家的治史方法論 (一學年)
        中國人要認識中國歷史,這理所當然,但要以怎樣的心來研讀中國歷史,卻非人人知道。至於問史家是怎樣治史的,那就更非人人明白,但總知道史家要具備史才、史識和史德,尤其史德至為重要。   生於清末的梁啟超先生,經歷了中國帝制、立憲、民國成立等時代變遷,他反對歷史只成為「帝王家譜」或是「帝王的教科書」,他認為歷史是「人類活動狀態,其性質為整個的」。錢穆先生主張以通史為先,要先通然後專,治史要重視歷史背後所蘊藏的文化意義。嚴耕望先生認為研究中國歷史要運用自己的心靈智慧,找出其中的「理」。   三位史學巨人所處時代不同,治史態度與懷抱的理想則相同,梁先生與錢先生恰好有書同名《中國歷史研究法》。嚴先生有《治史經驗談》和《治史答問》,可說集前二先生的大成。本課程講述他們的治史方法,期能提供良方予後學。

導     師 潘秀英

導師簡介
       潘秀英女士,新亞研究所歷史系博士,從事中國書院的研究多年,對中國書院源流、發展及影響皆有深入研究。


課程編號162

開課日期2019年09月16日

堂     數約30堂